InSian Gallery

About

    洪瑞麟的礦工畫,常以簡練、流暢又粗獷的筆觸來勾畫線條,因而礦坑內獨特的情景、礦工們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孔、黝黑緊繃的肌肉,就在畫家的彩筆下鮮活起來。由於他的畫中會自然散發出一股強烈的情感,往往不自覺就打動了每一位觀賞者,洪瑞麟的作品深深充滿了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愫,同時,也傳達出他對勞苦小民及老年人的由衷關懷。

    戰前在日本美術學校畢業的前輩或同輩中,洪瑞麟恐怕是唯一長期接觸粗重危險的勞動工作者,不僅如此,他的創作也混雜著汗水與煤屑,平實地紀錄下他的工作夥伴的生活實況,真正做到了藝術與大眾結合的理想。

    洪瑞麟除了畫礦工之外,也畫過原住民,裸女與風景等題材,同樣展現出他的繪畫特色。退休之後,他的第一個願望便是追求陽光,畫家晚年旅居美國時,完成了一些歌頌陽光的風景畫。

Solo Exhibition

  • 2001

    「洪瑞麟九十紀念展-白省三珍藏展」 ,國父紀念館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98

    「洪瑞麟紀念展」 ,新港文教基金會 ,嘉義 ,臺灣

  • 1997

    「洪瑞麟紀念展」 ,順天美術館 ,洛杉磯 ,美國

  • 1997

    「原鄉譜曲-洪瑞麟逝世周年紀念展」 ,國立歷史博物館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94

    「洪瑞麟回顧展」 ,李石樵美術館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90

    「洪瑞麟回顧展」 ,台北永漢藝術中心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89

    「洪瑞麟礦工畫展」 ,台北金橋書局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88

    「洪瑞麟水彩畫展」 ,阿波羅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88

    「洪瑞麟礦工作品展」 ,新港文教基金會 ,嘉義 ,臺灣

  • 1988

    「洪瑞麟油畫展」 ,現代畫廊 ,臺中 ,臺灣

  • 1987

    「洪瑞麟藝術世界展」 ,台北市立美術館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4

    「洪瑞麟素描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6

    舉辦第一次個展 ,台北教育會館(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) ,臺北 ,臺灣

Group Exhibition

  • 1992

    「紀元畫會創始會員紀念展」 ,誠品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92

    「第十屆紀元美術展」 ,印象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90

    「台灣早期西洋美術回顧展 1895-1945」 ,台北市立美術館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90

    「台灣美術三百年」 ,台灣省立美術館(今國立台灣美術館) ,臺中 ,臺灣

  • 1990

    「第九屆紀元美術展」 ,普及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88

    「第八屆紀元美術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80

    「五一勞動節 ,救援永安礦坑災變」 ,阿波羅畫廊 ,臺北

  • 1979

    「35 年礦工造形展」 ,春之藝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8

    「第七屆紀元美術展」 ,太極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7

    「第六屆紀元美術展」 ,台灣省立博物館(今國立台灣博物館)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5

    「第五屆紀元美術展」 ,哥雅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4

    「第四屆紀元美術展」 ,哥雅畫廊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6

    「第三屆台陽美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6

    《慈幃》 ,「第十屆台展」 ,台日賞 ,臺北

Awards

  • 1939

    《坑夫》和《炭車押》 ,「第十七屆春陽會展」入選 ,日本

  • 1938

    《東北的人達》 ,「第十六屆春陽會展」入選

  • 1937

    《二人》 ,「日本第十五屆春陽會展」入選

  • 1935

    《蟬聲》 ,「第九屆台展」入選

  • 1932

    《靜物》 ,「第十屆春陽會展」入選

  • 1931

    《靜物》 ,「第一屆日本東光會展」入選

  • 1930

    《微光》 ,「第四屆台展」入選

Acheivements

  • 1977

    當選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理事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6

    擔任台北市美術展評審 ,第八屆全國美展籌備委員、第三十一屆省展評審委員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71

    《池畔春秋》 ,「水彩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68

    《坑內工作》 ,「第一屆大專教授美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66

    與李梅樹、施翠峰等赴日本考察美術教育 ,日本

  • 1964

    應李梅樹之邀 ,受聘為國立藝專(今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)兼任教授 ,於西畫科擔任素描課程 ,臺北

  • 1955

    「第二屆紀元美術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55

    「第三屆紀元美術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54

    再度退出「台陽美協」 ,並與陳德旺等人共組「紀元美術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54

    「第一屆紀元美術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53

    「第十六屆台陽美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52

    與張萬傳、陳德旺、顏水龍再度加入「台陽美協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52

    「第十五屆台陽美展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8

    至倪蔣懷所經營的瑞芳煤礦場工作 ,開始以礦工作為創作的主要對象 ,臺灣

  • 1938

    退出「台陽美協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7

    與張萬傳、陳德旺、許聲基、陳春德等人共組「MOUVE 美協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6

    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(今武藏野美術大學)西畫科 ,東京 ,臺灣

  • 1936

    與張萬傳、陳德旺一同加入「台陽美協」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34

    加入「前衛美術家俱樂部」 ,東京 ,日本

  • 1931

    考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(今武藏野美術大學) ,東京 ,日本

  • 1929

    赴日本留學 ,就讀「川瑞畫學校」及「本鄉繪畫研究所」 ,東京

  • 1927

    進入「台灣繪畫研究所」就讀 ,臺北 ,臺灣

  • 1926

    畢業於稻江義塾 ,臺北 ,臺灣